为应对未来社会新技术新业态的挑战,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要求,提高我国知识创新水平和人才竞争力,我国提出了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实践证明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形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协同育人指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企业、产业联盟、科研院所等多重利益相关者基于平等、协作、互助、共赢的原则,
通过科教协同、校企协同、政校协同、政企协同、校产协同等多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合作,实现育人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育人职责的共担与权利共享、育人过程的协作,协同培育适应产业需求、满足企业生产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国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46年的美国合作教育,美国埃茨科维兹教授与荷兰雷德斯多夫教授于1995年开创了“官产学”三螺旋创新理论范式,在产学研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此,“合作教育”“联合培养”“协同育人”等概念开始出现。在中国知网以“产学研”和“协同育人”为主题词检索,发现已有研究集中于模式构建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对模式构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且在实践层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鲜有涉及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理念和样式的翔实分析。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体现协同育人的理念,并采取何种育人样式,显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从理念和样态两个方面对产学研协同育人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常熟理工学院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经验,探索产学研创新实践以及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一、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理念
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第一步就是要确立理念,以战略性和纲领性指导思想为引领,确定育人理念、学习理念、教学理念、办学理念等内容。
(一)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的育人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的教育基本理念。应用型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发展的重要探索,理应遵循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协同育人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要坚持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的育人理念,进一步来讲,就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双重塑造,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注重差异化教育与有教无类的兼顾,注重个性化发展与统一性提高的兼顾,注重“面向所有人”和“面向每个人”的兼顾。
(二)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迅速,人们的生活环境、学习形态、工作方式面临重大的变革,对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提出愈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应用型产学研协同育人要坚持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坚持合作学习的学习理念就是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等通用素养的培养;要基于生产实际、应用情境的具体实践培养大学生合作解决复杂应用问题的能力;要注重通过实践项目的学习、生产环节的实践培养良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关系。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就是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地互动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网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多样化平台与机会;既要注重培养学生面向产业需求的职业技能以满足现实发展需要,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可转移技能”和“非认知技能”以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三)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所秉承的价值观正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再向价值本位的艰难转变,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既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遵循,又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共识,因此需要持续深入地探讨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路径。坚持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在产学研协同育人过程中将教育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产业实际紧密结合;要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基于特定的“学习情境”科学、合理、有效地规划与设计课堂教学,通过“学术情境”丰富学生的认知,通过“实践情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通过“产业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技术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践行“实践育人”的理念,让学生融入实践环节,提高知识转化运用能力,在学以致用过程中提升适应未来发展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综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政策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往往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先后经历了行业逻辑下的产教紧密耦合阶段(1952-1985年)、学科逻辑下的产教松绑阶段(1985-2011年)、产业逻辑下的产教关系恢复阶段(2012-2016年)、创新逻辑下的产教融合阶段(2017年至今)。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知识创新在技术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强大,国家愈来愈重视产教融合。为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产教融合不仅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相关的制度安排上进行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理应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就是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相互融通,形成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统筹融合、校企良性互动的格局,实现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发展。高校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开放、协同、创新的姿态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和企业的需求;企业要转变生产理念、发展思想和人才观念,积极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努力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双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要构建课程教学对接产业需求、知识创新对接技术应用、学习过程对接企业生产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学科与技术、课程与生产、教师与工程技术人才、教材编制与产业标准、学生能力养成与企业用工标准的融通。
二、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样态
在协同育人体系中,产、学、研作为独立存在的主体,由于属性不同,各自的追求目标会有所区别,人才培养的相关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应用型大学与“政产学研用”共建校地互动、产教融合的“教育共同体”是大势所趋。显然,各参与主体需要从“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优化结构”“多元协同、合作育人”三个方面进行育人样态的优化。
(一)统筹协调,共同推进
1.各主体的统筹协调,共同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涉及政府、高校、行业、企业以及参与其中的政府管理人员、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学生、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多元利益相关者,不同的主体所秉持的理念、所信奉的价值、所诉求的利益不尽相同,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各自为政、各自为战,那么产学研协同育人便是一纸空谈。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以及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的日益增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得到政府、高校、企业的高度认同,各主体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增强,这就有利于产学研协同育人各主体统筹协调、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的理想样态形成。
2.各要素的统筹协调,共同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高质量实现这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各要素协同创新,产生非线性整体性效应。本质上,产学研协同育人是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以市场契约和社会信任为基点,以需求满足和利益共生为出发点,以协同育人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项目合作、技术转移和共同开发为内容的教育要素与生产要素高度融合的经济教育活动方式,既是产业性的教育活动,又是教育性的产业活动。产学研协同育人既需要教育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组合、高效配给,又需要生产活动内部各要素的整合调配、效率优化,更需要教育要素与生产要素的有机融合、相互转化,以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3.各领域的统筹协调,共同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横跨多个界域的产业性教育活动和教育性产业活动,是典型的跨界融合型合作关系,这就需要各领域有效融合、和谐共生,使产学研协同育人在横跨“产业域”“教育域”“职业域”“社会域”中彰显融合性、协同性。这就需要秉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全面协调推进相关领域在产学研协同育人过程中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进而产生协同效应、赋能效应和共赢效应。各领域要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将系统观念贯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全过程,在协同育人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坚持系统论的指导,产学研协同育人所涉及的产业领域、教育领域、政府领域以及其他社会相关领域要建立同步规划、全域协同、要素共融、人才共育的协同共治模式,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高质量发展。
(二)服务需求,优化结构
1.服务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事业开展和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国家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对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所提出的特定的规格标准,总的来说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根据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实现人才培养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方面的和谐统一。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多类化、多样化需求,这就需要高等教育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2.服务市场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自现代大学诞生之时起,大学组织内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本上都是以专业、学科为基本单位展开的。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基石;学科是高校进行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随着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的发展,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和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为产业发展、技术革新、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革命已然来临,不仅对社会生产方式、技术更新迭代、经济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集群发展、交叉融合以培养适合经济发展新要求、产业转型新需求和人力资源市场新变化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攻克的难题和面临的挑战。
3.服务学生需求,优化课程设置结构。课程是直接面对学生需求的前沿阵地。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育人举措的制定者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学生则是教育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和最大受益方,学生的利益与诉求应该是高等教育活动开展和教育举措实施的立足点和价值旨归。课程是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要素和根本载体,是高等学校所有工作开展的链接点,是人才培养落实的关键点,是师生关系建立与维系的核心点,也是教育考核评估、专业认证的核心指标,所以,课程特性是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教育目标的直接体现。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教育改革下,要把传统科学范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向新的范式,就是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使以“教”为主线的讲授式向以“学”为中心、学做贯通的实践性转变。
(三)多元协同,合作育人
1.教育与产业协同。在国家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背景下,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突出表现为“政校企行”的合作,特别是高等教育与地方产业的互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教育与产业的协同,一方面可以实现高校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有利于借助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学研究促进产教升级、教育与产业共融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实现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同时为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的现实条件。因此,要加强教育资源规划布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人才培养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和类型要同产业布局和产业需求统筹融合,形成教育对产业的引领与适应、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格局。
2.学校与企业协同。校企合作是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16]。产学研协同育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校企协同。高校是人才培养、人才供给的主体,企业是人才使用和人才需求的主体,双方为弥补供需偏差、结构性错误而构建战略联盟来协同培养人才,其核心理念在于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匹配。学校与企业的协同就是要秉持互惠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共生性原则、协同性原则,通过高等学校与企业两个合作主体之间的资源与要素的优化配置、全面共享和有机融合,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
3.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协同。高水平、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应用型特色办学,办学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学质量的优劣。在“四新”建设的背景下,能力产出导向教育(OBE)受到诸多高校的青睐,逐渐引领工程教育范式的创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实践驱动教育教学成为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共识。于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愈来愈注重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的迭代与升级,注重行业创新知识与理论知识的融合,注重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实际、工作流程的对接,注重项目化学习、情境性教学、顶岗实习、浸润式学习等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探索,旨在最大限度地缩短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的鸿沟。
三、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实践
产学研协同育人理念和样态明确之后,下一步就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化。常熟理工学院从2009年在国内率先提出“行业学院”校政企合作育人模式,到2021年作为全国地方应用型高校代表接受教育部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现代产业学院被列为全国示范案例。现代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回答了“应用型人才应该如何培养”这一问题。
(一)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常熟理工学院逐步探索出了以行业学院为载体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与行业企业搭建了以校企合作教育项目为载体的稳定合作机制。2017年开始,为进一步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拉近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与业界的关系,常熟理工学院启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三位一体的行业学院2.0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结果,也是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载体。现代产业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旨归,在“课程嵌入”“定向培养”“分段教学”“一体化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职教“立交桥”等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创新性地实施“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基本思路,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坚持“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现代产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构建了符合高等教育规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已建设以光伏科技学院、生物医药产业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智能电梯产业学院等为代表的多主体参与、多方受益的现代产业学院。
(二)共同建立“政校行企”合作机制
现代产业学院覆盖13个一级学科、35个本科专业,高度契合苏南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具有显著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有利于突破传统学科专业体系的本位壁垒,建成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的新能源、纺织服装、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应急管理等六大工科专业群。腾晖光伏、波司登、药明康德等30余家头部企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常熟国家高新区等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均成为校外合作主体。常熟理工学院成立了省市共建、校地合作等2个校政合作机构,10个校企合作共同体,25个专项工作小组,构建了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现代产业学院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等5个政策文件。
以现代产业学院为纽带,“校政企行”的关系实现了“捆绑—融入—融合”的逐步进阶,建成了“政校企行”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了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现代产业学院按照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地方政、行、企的实际需求,以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为合作重点,与地方政府战略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同步同频;而行业企业则通过资源导入、成果共享与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共建。这在整体上构建了体系化的政校企行合作机制,包括“定期会商、双主牵引”的组织领导,“项目载体、多元筹措”的经费投入,“四维联动、同频共振”的实施运行,“优先倾斜、共管共享”的政策保障。
(三)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育人机制
对于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实践,如何实现多主体的协同是重点,也是难点。常熟理工学院的现代产业学院,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重构、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三个方面为着力点,既保证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又贯通了多主体的核心目标。
围绕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多主体协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学生为中心、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原则,融合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专业毕业要求、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吸纳现代产业学院的政、行、企共建主体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完善行业企业深度介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和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与论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立足行业产业的需求,来定位学科的发展方向,定位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向。
全面落实“OBE”理念,多主体协同建设课程体系。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强能力、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的课程体系。根据“OBE”理念反向重构课程体系,关注应用型人才的政、行、企需求,根据需求反推课程设置,使课程目标更加凸显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毕业要求;使课程体系设计充分支撑学生解决复杂应用问题能力的培养;使课程教学内容既帮助学生储备良好的工程知识,又掌握丰富的实践技能,满足学生当前和长远的成长需求。
校企双方协同建章立制,共同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一是建立校、政、行、企专家融合的教育教学委员会。现代产业学院成立了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工作进行指导,负责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对技术、能力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完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指导行业课程建设、行业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二是校、政、企、行共同参与制度建设。学校层面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领导小组;现代产业学院内部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设置了理事会章程及配套工作制度。现代产业学院的课程教学,以项目为依托设置方向,明确了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实施行业课程教学、共同编写应用型教材、共建实践教学平台等。三是建设“五合一”基地。“五合一”基地建设以政、行、企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包含学生教育实习、产学研合作、教师研修、校外导师来源和学生就业等五类基地的一体化建设,旨在建成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师资队伍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的高质量实践基地。
(四)共同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
学校以“办好一流应用型教育、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应当具有应用型、行业性、市场化的属性。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必然要建设一支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具有较好的工程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为此,学校通过大力引进具有行业和工程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实施教师业界研修,科技镇长、博士挂职,产学研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素养,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占比。
现代产业学院主动服务产业发展,从产业端、需求侧推进产业链集聚人才链,从人才端、供给侧发力,进一步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一方面,引导高层次人才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形成“融入发展促发展”的鲜明特色和服务社会的浓厚氛围,努力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全力推进江苏省产业教授选聘工作,修订《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制定出台《校企双聘人才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实施“落户在高校、创业在企业”校企双聘人才工程,实现校企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深度推进校企合作、校地融合发展。
(《江苏高教》202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