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部
首页 | 部门概况 | 新闻动态 | 校企合作 | 合作项目 | 高教研究 | 规章制度
栏目导航  
 高教信息 
 改革动态 
 理论创新 
 应用型高校研究 
 产教融合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高教研究>>产教融合研究>>正文
 
     
 
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以粤港澳大湾区首批全国现代产业学院为例
2023-03-02 16:32 产教融合部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快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举措。为进一步夯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2017年教育部印发《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明确指出要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一批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办学创新组织形式,同时也是构建多主体参与新工科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0年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指南》)明确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为,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同时提出了7项具体建设任务,并在202112月对首批50所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定位、建设重点和质量保障作出了明确要求。现代产业学院已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牵引,也是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的必然所趋。因此,本研究将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升级要求,探讨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原则、建设模式及路径,为厘清当前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系思路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借鉴。

1现代产业学院的研究及发展逻辑

1.1产业学院的内涵、功能定位及运行模式

从中国知网(CNKI)检索发现,我国关于“产业学院”这一概念最早在覃晓航1988年关于广西民族高等教育的论述中提出,其中提到要通过创办产业学院来强化理工学科教育,但此处的产业学院专指职业技术学院,与本研究注重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学院概念不一致。徐秋儿对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研究,并将其定义为产业学院的表现形式,这是产业学院首次作为产教融合重要载体出现在学界研究中。随着国家对产业学院这一创新型办学载体的推广肯定,学界的研究逐渐聚焦在3个方面:一是产业学院的内涵理念,如崔彦群等、王云儿、宣葵葵等学者普遍认为产业学院是面向区域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整合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政、产、学、研、教有效衔接的新型教育共同体。二是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如陈春晓等、朱为鸿等认为产业学院具备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和服务区域产业与经济发展3个功能,其最终发展目标都是通过社会各方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最后达成互利共赢。三是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如王云儿、宋瑾瑜等、尹辉等和周红利等的研究均表明,产业学院是产学研联盟演化产物,是多主体融合的产学研共同体,参与主体涉及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其普遍运行模式根据功能考察可分为资源共享型、共同发展型和产业引领型,根据参与主体的参与深度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高校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和共建共享型。

综上,已有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高职教育、传统工科高校的转型发展,聚焦于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功能定位与运行模式等方面,但对于在新工科时代下,运用现代产业学院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组织特征构建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却鲜有深入研究。《建设指南》明确提出要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将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建设产业学院的首要原则和任务,可见产业学院的最终目标始终是围绕着人才培养进行。因此,从新工科高校的视角探究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是必要的,且富有研究意义。

1.2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逻辑分析

现代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创新组织载体,有效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及创新链有机融合,其建设和发展得到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的重视。现代产业学院是解决新工科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的新尝试,是高校新工科建设组织架构的新实践,也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动力,其人才培养逻辑符合外部环境发展需求、内部科技创新动力和产教融合发展。

1.2.1政产学研驱动逻辑

在人才培养政策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教育部出台《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和《新工科建设指南》,并多次强调产业化学院建设的必要性;《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批在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面向产业急需建设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国家实施新工科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社会形成各方合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使其成为深化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除了政策因素,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企业创新技术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促使高校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实践,也对人才培养的内外环境和资源提出新需求。新工科建设下,高校人才培养思路从以学科为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要求高校将教育贯穿于产业生产的全流程,实现跨组织跨学科学习。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新工科高等教育探索的必然产物,能充分调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资源构建真实工程训练场景,是训练和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有效载体。

1.2.2产业技术创新逻辑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亟须通过技术创新,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对新工科高校人才培养和知识产出提出更高的需求。传统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结构,人力数量是关键因素,而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产业人才的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从而对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的科技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各环节提出新的挑战。为此,现代产业学院贴合新工科建设发展理念,聚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高端人才、技术、场地、设备等创新资源,对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推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深入参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实现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的双向互动,满足产业发展内部的技术创新需求,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1.2.3产教融合优化逻辑

产业发展、变革和调整需要人才支撑,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各国发展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主要战略,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以及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都是产教融合模式的经典示范代表;Hall等、Govender等国外相关研究也表明,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指标的学业能力、就业竞争力等方面有促进作用。产教融合能够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现代产业学院的产生符合新工科建设的发展逻辑,其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是高校与企业各方合作共赢的办学模式,也是高校从传统工科人才培养向新工科人才培养转型的重要路径。相对传统产教融合模式,现代产业学院更聚焦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更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根据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和技术的教学设置,迭代更新教学内容;现代产业学院对传统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了升级优化,打破传统高校封闭式的人才培养,与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进行紧密合作,共建人才培养体系,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的知识资源相结合,畅通人才需求、技术创新和沟通协调等渠道,有效整合各类人才培养要素,形成人才培养优势。

2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困境

受制于传统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相当一部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和任务仍与《建设指南》的发展要求不能完全对标,存在人才培养的困境,制约了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1育人内涵理念认识不足

部分地方高校为了跟风,完全不考虑自身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就盲目创建虚拟产业学院,对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在功能和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上的理解更是模糊不清,也未能充分掌握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不完善,未充分考虑办学条件和质量水平,缺乏高质量、有内涵的高水平专业,或者高水平专业无法与区域建设发展相匹配,导致新兴产业人才缺乏;二是部分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时只是简单对接产业,而不是在实质上从区域发展、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相匹配的角度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设计;三是多数产业学院依旧遵循传统校企合作的理念和办学机制,仅从形式上将学生输送到企业当中,存在行业信息资源滞后、企业优势资源利用不足、师资对接不紧密、人才培养能力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2.2人才培养治理体系不健全

与传统办学模式相比,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具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享资源利益的特点,因此人才培养的治理体系较为复杂,存在以下困境:一是管理结构不完善。很多高校在建立了现代产业学院之后,仍然沿用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未搭建适应多元主体协同的共建共管共享的治理体系,未制定相关契约对各方责任和权益进行明确,导致无法建立有效的决策、过程管理和人才培养效果反馈机制。多数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只关注高校主导地位,忽略了产业方等其他参与主体的主导作用,然而高校缺乏强有力的资源整合和市场化实践能力制约了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升级发展。二是运行机制不健全。目前,部分现代产业学院的参与主体未能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信息沟通渠道,在人才培养体系整体规划、课程方案设置、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缺乏科学良性互动,人才培养体系目标不清晰、资源支持不到位、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等。三是激励制度不健全。产业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必然需要从建设过程当中获取专业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的经济价值,尽管国家层面出台了产业方参与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未能给予企业充分支持,企业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产业方的投入和回报不相匹配,从而打击产业方参与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2.3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融合度不足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新时代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只有其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资源构建和运行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产生强链接,才能真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力量,然而,现代产业学院在教育资源融合方面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与产业发展需求联系不紧密。课程体系是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教学体系设置是新工科和产业的相融合,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科实现交叉融合,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现代产业学院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缺乏逻辑联系,脱离产业发展的真正需求,还存在教学模式落后、课程内容未能与新兴产业发展进行同步等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培养效果与实际需求背道而驰。二是师资队伍建设与产业创新型人才需求不匹配。高校师资多具备丰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但对于产业需求功能的对接缺乏工程实践经历,难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贴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指导;企业方师资从业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但欠缺教学能力,且存在企业绩效压力,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绩效无法得到有效衡量,再加上高校方难以对企业导师进行管理约束,导致人才培养实效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三是实践平台与产业发展趋向不一致,部分现代产业学院不重视跨学科的融合发展,背离新工科理念,同时脱离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前沿科技创新的需求,重追求实践平台建设的外壳而忽略了实践平台内容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难以满足对产业创新型人才工程能力训练的需求。

2.4多主体协同育人效能不高

现代产业学院旨在通过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链接促进各主体的资源共享,实现人才培养的互惠共赢。当前现代产业学院仍未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多主体合作,其共同特征仍停留在一元主导、多元参与的传统产学研合作,未能发挥现代产业学院的真正育人效能。首先,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和资助是推动促进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但当政策下达到地方层面的政府机构时,仅流于政策解读和支持性资助的分配工作、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整合各方资源的优势也未能凸显,缺少政府的实质指导和资源链接则现代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仅能停留在表面,未能实现人才与产业的真正对接。其次,高校缺乏整合资源的主动性,多数高校在构建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仅着眼于自身的资源,对外获取资源的积极性不高,与各方的协同育人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脱离实际情况,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发展趋势,最终培育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再次,大部分现代产业学院是作为高校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建设,学生培养主体仍是高校,企业在参与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只起到辅助作用,因而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内容不全面,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技能训练。此外,多数企业未形成战略性的长远合作眼光,仅看重眼前利益,未深刻意识到人才的投资培养是为企业运营带来直接效益的有效方式。

3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首批全国现代产业学院为例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与此同时,此区域聚集大批世界知名高校和优势前沿学科,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的高地。在教育部根据建设成效评选公布的首批50个现代产业学院中,粤港澳大湾区就占据7[。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及人才培养做法已成示范典型。

3.1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根本,强化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东莞理工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于2015年成立,其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优势,顺应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对机器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与新型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国际名校等创新主体合作创办,具备集新工科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功能。其协同育人理念先进,开创了多学科多专业融合碰撞、境内外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全程项目驱动探究式教学以及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教育引导的“五跨式”(跨境、跨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企校协同联合育人的全新人才培养和闭环供给模式,学生培养质量优秀、成果丰硕,学生近5年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共计60余项、250余人次,在与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企业就业率占85.58%,合作企业人才反哺率为20.63%,本科创业孵化率达6.35%,人才供给生态闭环效应良好。

高校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现代产业学院人才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仅靠高校单方面决策实施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多方深度参与资源共享融合、协同支持合作。因此,高校一方面应突破以其为主导的传统封闭式教育理念,积极沟通各方资源,另外一方面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充分征求产业界的实际需求,与现代产业学院参与主体各方构筑政产学研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共同体,强化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培养理念,打造对接区域产业链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人才聚集地。因此,各参与主体要着力畅通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要素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流动渠道,不断提升新工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科研技术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并通过高质量人才、科技创新资源在各方的多向互动激活参与主体协同育人的动力;积极构建符合区域新兴产业战略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市场化项目,多方协同推进科研成果市场转化及在产业实际落地应用,并通过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在推进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的同时,挖掘孵化机构、投资机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等其他社会资源,促进协同育人主体多元性发展。

3.2以现代化管理架构建设为支撑,完善多元主体合作育人机制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半导体光学工程产业学院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与佛山市光电龙头企业共建的首个现代产业学院。该学院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以培育一流高素质创新型产业人才为教育理念,面向光电产业引领产业壮大学科,在人才培养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卓有成效。创建了“高校+高端院所+龙头企业”多主体协同的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校企合作新模式,理事会由企业总经理和学院执行院长对学院运转的人权、事权和财权共同决策,同时率先探索了双学院制模式,实现校企双方师资和教学资源共享,企业转变为协同育人的教育共同体;形成了一套成熟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学院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导师评聘实施方案》等15项文件,保障现代产业学院平稳有序运行。良好的管理机制孕育了丰厚的育人成果,近3年,该学院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国家及省级奖励39项,其中在“挑战杯”竞赛获国家二等奖2项、国家三等奖2项、省级荣誉11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铜奖3项、省级荣誉4项。其特色双学院制育人模式在2018年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三融合”育人模式2021年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现代化管理架构的创新组建能保证协同育人的有效运转。一是完善协同共建共管共享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政产学研多方共同组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管理机构,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规划、执行、协调方面发挥决策和督导作用,管理多方共同参与到现代产业学院办学专业设置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等重大环节当中,有效推进人才培养任务的实施、运行、评价等事项的有序开展。签订相关协议等契约,明确各方育人责任、权利和义务,强化参与各方的主体责任,在约束和规范下强化多方资源相互融合,促进各方目标、利益达成,进一步形成协同育人发展共同体。二是健全协同共构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对标区域产业需求,建立有效、开放的信息沟通和决策机制,充分发挥集体协商作用,使育人主体各方能充分行使决策权和信息知情权,协调各方在资源共享、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诉求。三是健全人才培养激励制度。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实现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例如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方面给予企业激励,鼓励产业各方积极参与到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环节中;高校应充分考虑产业界需求,建立“实践—就业—研发”基地,定向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使企业、科研机构等能充分共享人才资源,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育人动力。

3.3以产业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推动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广州大学智能软件学院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依托计算机及相关学科优势,联合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国内十多家软件行业创新型企业共同成立建立智能软件学院。该学院整合多方教育资源,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强大支持,通过以创新实验班、创新项目、学科竞赛为抓手建设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采用面向企业需要的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与培养架构开设企业专家讲堂和校企合作课程,形成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智能软件学院在师资方面积极与企业实施“双聘”“双挂”制度,即双方互聘兼职教师、创业导师或工程师,双方专业技术人员互换到对方单位挂职等。学院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软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企产学研协同平台、联合实验室、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实践基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近年来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获奖学金、参加学术会议和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基本实现全面覆盖,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稳居全校之首。近3年,智能软件学院学生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科技竞赛活动获奖56项。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充分结合产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从新工科建设及跨学科融合角度出发,并根据人才培养的层次和阶段、产业的服务类型和市场方向设置循序渐进的产业概论、产业实训和产业应用开发项目等模块化课程,增加实践应用和技能训练等实践类课程,将产业工程实践项目嵌入到课程体系当中。此外,应加强校企协同完善课程设置,结合区域产业界的发展规划,收集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优化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材编写、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等。在师资建设方面,校企双方应持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应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挂职锻炼,了解产业及市场前沿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应配备教师到企业方共同参与学生的实践管理以及实践课程的质量监控,确保育人实效;而企业应选派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参与现代产业学院课程设置,最大程度地融合理论和实践,并与校方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在企业方实践的产学研项目,实现产业需求与人才能力的密切对接;同时,企业方应在考核中增加育人绩效评价指标,激励企业师资参与育人的主动性。在强化实践平台建设方面,新工科高校要充分整合和吸收校内外资源,主动争取地方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政策支持,协同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对标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实践训练能力、课外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构建多层次的实践平台,开发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项目开发中,推进项目产业化落地,在为产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强化实践平台的协同育人功能。

3.4以多方资源共享共生为主线,共建协同育人平台

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学院的成立契合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以“卡脖子”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与龙头企业和知名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推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培养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人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学院依托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优势,充分整合校内外创新资源要素,通过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校内综合训练基地+校外综合实习训练基地”)构建双主体联合教学模式,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企业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学院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解决了人才培养供给不足或与产业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近5年学院学生获国际赛事奖项16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省级以上奖项4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2020年学院毕业生深造比例超过57%,居学校首位,学生毕业后超过80%入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集成电路行业企业高度认可。

现代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升级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多元协同合作实现各方资源最大化配置,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目标。一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产业学院各参与主体的资源主体效能。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信息沟通整合的纽带作用,通过政策工具优化各方主体间的资源共享,提高产业界的社会责任感,激励其长效参与办学;高校应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根据区域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发展动向,构建面向区域产业的学科链、创新链、人才链,强化服务产业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企业在物质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的投入能推动高校科研与企业创新有机融合,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深化企业用人与高校育人的双向互动。二是优化资源共享的配置布局,构建“多元学科+多元技术+多元团队”的协同育人格局。现代产业学院的产生打破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各自为营的格局,汇聚更多资源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和产教融合水平,各参与主体应充分共享学科前沿的知识资源,共同开发技术成果,并投入高水平人力资源搭建协同育人共享平台,及时匹配互补各方资源,最大程度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人才培养效果,推动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产生。

4结论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决策部署,有效推动教育过程中人才链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依据粤港澳大湾区首批全国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现状和发展情况,现代产业学院的顺利运转遵循外部的政策驱动和产业需求、内部产业技术创新以及内外协同产教融合的逻辑机理,其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在于秉持多方协同的育人理念、搭建现代化管理架构、培养人才产业应用实践能力以及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共生的协同育人平台等。(柯婷,王亚煦《科技管理研究》2022年第18)  

关闭窗口
 

攀枝花学院产教融合部  电话:0812-337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