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更迭和工程师职业流动的日益加快,诸如领导力、设计、问题解决等工程通用能力,因其具有超越工程学科领域的广泛适用性,被世界各国视为工程师个人取得职业成功、国家实现经济繁荣的必备能力。
在这方面,我国逐年加剧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从根本上说,是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包括通用能力)与产业界需求不相适配(以下简称失配)的重要体现。
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确逻辑起点在于从需求侧出发,调查产业界工科毕业生的通用能力失配现状及问题,分析影响失配的教育过程性因素,从而增强工程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否则,工程教育将在理科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偏离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
通用能力各维度无一不显著失配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笔者与同事共同研究了工科毕业生的通用能力失配现状与影响因素。
我们将工科毕业后的通用能力分为六个维度、53个指标,同时从重要度和绩效两方面对每个指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六个维度还是具体指标,工科毕业生都存在显著失配。在六个维度中,工科毕业生失配度从大到小的通用能力维度依次是问题解决、工程设计、学习和沟通、工程知识、领导力、职业态度。
在工程知识方面,专业前沿知识的持续快速迭代特点,使得学生在校习得的知识在进入企业时可能已经过时。然而,高校又未给毕业生提供持续的教育服务,因此,工科毕业生对专业前沿动态的需求旺盛。
调查发现,与大学日益强调宽厚的数理基础教育现实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工科毕业生对工程基础科学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提升并不那么紧迫。究其原因,大学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制度设计存在脱节,基础课程教学以学科为本位,忽视专业需求,也缺乏行业特色;师资分科管理评价体制及教师的学科身份认同因素,也使得基础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难有实质性的跨学科合作。
在领导力方面,工科毕业生失配度最大的莫过于谈判、演讲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能力对工程师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我国高校工程领导力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大多数高校尚未落实在相关课程和教学之中。
在问题解决方面,尽管国家颁布了不少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文件,但工科毕业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失配度依然是最大的,由此反映出高校工科生创新教育实践与产业界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工程创新教育任重道远。
在工程设计方面,失配度最大的则是外语能力。一方面,英语是工程师进行技术及相关商务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另一方面,“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技术的互联互通及我国工程技术人才输出对非通用语言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当前的大学外语教育显然无法满足工程师的从业需求,而且很少面向工科生开设专业英语,绝大多数工科生并未接受过非通用语言能力训练。
此外,沟通和信息获取能力也存在明显失配,这与学校教育的缺位不无关系。
学术论文发表的培养作用不显著
研究发现,尽管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与各项通用能力失配度之间存在微弱负相关,但并不显著。换言之,学术论文发表经历对工科毕业生通用能力的弥合作用是有限的。
由此可见,高校和院系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将学术论文发表与获得学位、资源分配、评优选先相挂钩的做法缺乏产业界的需求支持,甚至有违工程教育规律。
著名工程科学家西奥多·冯·卡门曾说过:“科学家发现已经存在的世界,而工程师创造一个过去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世界。”与基础学科教育不同,工程教育主要遵循科学原理应用-创造逻辑,而不是科学原理发现逻辑。然而,学术论文发表的基本要求恰恰是科学原理、机理的发现贡献。因此,用学术论文发表评价工科生的研究工作将会进一步加剧工程教育的科学化倾向,进一步扩大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的鸿沟。
研究还发现,有科研项目训练经历的工科毕业生在各个维度的能力失配度显著低于没有科研项目训练经历的工科毕业生。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科研训练项目数量与工程知识失配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且,有专利申请经历的工科毕业生在工程知识、学习和沟通、工程设计的失配度显著低于无专利申请的工科毕业生。换句话说,科研项目训练和专利申请经历对工科学生通用能力提升具有综合性作用,能够产生超乎课堂教学和课程项目的效果。
高校应针对通用能力培养改革工程课程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应当站在国家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工程通用能力在工程师个人职业发展和国家科技实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工程教育目标和制度化的课程体系之中,特别重视发展专业前沿知识、沟通、谈判、演讲、组织管理、创新和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国际视野、信息和文献研究等能力。
同时,高校也要打破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壁垒,以学生有效的专业学习为中心,以工程专业问题为驱动,实行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及适切的师资管理体制,并根据不同工程专业领域需求设置专业英语必修课,促进英语教学与专业的深度融合。设置非通用语选修课,培养“工程专业+非通用语”的复合型工程师,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做好语言准备。
此外,高校要善用科研项目训练和专利申报等高影响力实践,正确认识学术论文发表在学生通用能力培养中的有限价值。建立工科本科生科研训练制度,突出科研训练的教育性、创生性,提供本科生科研训练所需的经费、设施设备。建立知识产权和专利素养教育体系,提升工程知识运用、信息获取、工程设计和书面沟通能力。进一步淡化或取消工科硕士生层次学术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相挂钩,使学术论文发表回归技术写作表达、交流、总结反思训练的初衷;同时,探索工科硕士生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专利评价方式。
在设计和实施层面,要有基于团队或项目的教学,在团队或项目驱动中提升学生演讲、协商、沟通、会议等职业技能。大学可联合大型企业并依托其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管理部门成熟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和师资,面向工科生开发和开设项目组织与管理、商务谈判和演讲、技术写作和沟通等短期的模块化课程,实行学分化管理。此外,还可依托高校自有管理学科在企业管理研究、咨询、培训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工科学生开发和开设领导力、沟通能力模块化课程。
最后,大学要摆脱“精英校友”捐赠的校友工作路径依赖,针对工科毕业生在专业技术前沿、领导力等方面通用能力方面提升的巨大需求,利用自身在学科研究、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为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不同技术岗位的工科毕业生提供定制化的继续教育服务,从而构建新的平等的
“资源交易”关系。(《中国科学报》2022年11月29日)